
崔田,男,1964年出生。1985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系,获得学士学位,1992年在吉林大学物理系获得博士学位,曾任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崔田在1992年吉林大学物理系博士毕业后留校,在美国UC Berkeley完成博士后研究,曾赴美国Lawrence Livermore国家实验室做访问研究。1999年起在日本东京大学物性研究所(ISSP)进行了两年高级访问研究。他曾在2005年获得了“吉林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称号以及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获得了“吉林省第八届青年科技奖”;2007年作为第二完成人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6年入选国家级领军人才-科技领军人才。
不仅如此,崔田还担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际高压科学与技术协会(AIRAPT)执委会执委、亚洲高压学术会议组委会中方主席、中国物理学会理事、中国材料网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物理学会高压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力学学会第四、五届物理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2006年第三届亚洲高压学术会议组委会主席以及2006年第13届中国高压学术讨论会组委会主席。
崔田教授组建了国内第一支高压下凝聚态物质理论研究小组,开拓了高压下凝聚态物质的理论研究新方向。发展了适用于高压研究的量子蒙特卡罗计算方法,自主研制了路径积分蒙特卡罗、变分蒙特卡罗、扩散蒙特卡罗等大型计算程序。他的团队曾发现固态氢、氘的高压新相,获得了百万大气压范围内相图,还有卤族分子固体的压致分子解离的新效应及其机理。除此之外,他的团队还得到了氢掺杂和压力综合效应对典型金属结构与物理性能的影响;发现二维电子体系液固相间存在新的中间相,构建了量子区域的液固相图。从2003至2009年间,发表SCI论文107篇,影响因子3.0以上的50篇。
2014年7月7日,吉林大学崔田教授领导的团队给Scientific Report 投了一篇文章,题为《压力诱导硫化氢的金属化和高临界温度超导性》 (Pressure-induced metallization of dense (H2S)2H2 with high-Tc superconductivity),计算预测在200GPa高压下,硫化氢的超导临界温度在191K 至204K之间。2014年12月1日,其理论预测被德国马普所的Drozdov, Eremets, 和Troyan所证实。在其理论指导下,超导温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零下70度。